高校后勤服务常态化的路径选择———基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

发表于:2017-02-20 来源: 点击:1315

     《国 ( 20102020) 明确提出要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高校后勤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正确选择服务路径,充分发挥 “三服务、两育人”的作用,构建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推动高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一、后勤服务常态化对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意义

( ) 后勤服务常态化是高校深化综合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水平的大学建设发展需要高水平的后勤保障服务。当前,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勤部门作为高校管钱、管物、管人的综合部门,如何深化后勤改革,建立社会化、专业化、开放式的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把高校后勤改革放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局中去思考、去谋划,顺应时代发展的大势,加强规范化、精细化与标准化的管理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是高校深化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 ) 后勤服务常态化是高校深化综合改革发展的助推器。

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然要求高校要明确改革目标,制定改革路径,深挖改革发展的助推器。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与学校办学模式相适应的、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高校后勤承担着学校方方面面的服务保障工作,新的发展形势下面临着资源和财力越来越紧张,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服务成本越来越高,工作上点多、线长、面广、责任重、重复性强等。学校越发展越需要强有力的后勤服务保障,教育综合改革不是不需要后勤,不是甩包袱,而是应该把包袱转化为助推器,推进后勤事业的科学发展,提高后勤服务管理水平、研究能力和咨询、咨政的能力,实现后勤服务从粗放化向精细化转变,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

( ) 后勤服务常态化是新形势下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有力保障。

大学校园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高校后勤肩负的安全稳定任务责任重大。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各种思潮涌动、价值追求多样化、舆情汇聚信息化等各种挑战。同时,广大师生的服务需求也越来越高,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和谐校园建设面临着各种挑战。深化后勤改革属于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范畴,改革内容涉及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教学教研等方面的利益,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过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面对教育的新使命和新任务,高校后勤系统要深入思考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体制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利用市场机制、引进社会资源,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后勤服务常态化路径选择需要兼顾的原则

( ) 师生所望即为工作所向原则。

当前,高校综合改革的步伐在加快,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在各种兴校战略和强校工程中落到实处,广大师生员工对后勤服务需求由单一转向多元。因此,后勤服务常态化路径选择时,更应始终坚持 “师生所望即为工作所向” 这一服务理念,充分动员全校师生员工,紧紧依靠全校师生员工,鼓励他们从促进学校改革发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出发点,来关心、支持、参与学校建设。同时要全面考虑到广大师生的利益、诉求、愿望和期盼,最大限度地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凝聚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伟大事业。

( ) 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的协调并重。

高校后勤常态化不仅是学校内部的事,也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这也是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既要考虑教育规律中的公益性,优化整合教育资源配置,还要注重引进市场竞争,整合优质社会资源。高校后勤常态化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既体现教育公益属性,又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准入退出管理机制,吸收社会优质资源实现效率和质量的最优化,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加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 ) 刚性管理与柔性服务的原则。

后勤队伍建设存在专业技术人员少、员工整体素质与收入偏低、进得来出不去等不合理现象,严重制约了后勤服务保障水平的提高。要积极探索后勤专业人才培养新途径,加强刚性管理,打造一支懂管理、善经营、勤服务的专业型队伍。同时,大力拓展柔性服务平台,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信息平台,加强与广大师生的沟通联系,第一时间解决师生所需、所难、所急的问题,在内强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外塑服务形象。

三、后勤服务常态化的路径选择

( ) 后勤服务选择的市场化。

《高校后勤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 征求意见稿) 明确提出要建立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要求相符合、与社会服务产业相融通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展开和社会服务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后勤服务路径选择要抓住机遇,突破高校自办、自管、自负的局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逐步转变为高校在市场中自选服务和监管服务,形成市场开放、公平竞争、依法经营和监管有序的现代校园服务市场和管理运行模式。

( ) 后勤服务监管的多元化。

高校后勤在逐步开放服务领域、引入市场竞争的同时,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元化的监管体系尤为重要。要加强政府部门的引导和调控,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为后勤服务兼顾公益性与市场化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要完善行业组织的统一监管,打破垄断,为高校后勤服务自主选择提供有力保障; 要理顺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机制,健全校内专门的后勤监管部门,形成多部门共同参与、共同监督评价体系,建立公开透明、高效管理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的长效机制; 要充分发挥服务对象的主动性,建立后勤服务管理信息公开制度,畅通沟通渠道。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确保后勤服务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 ) 后勤服务方式的信息化。

后勤信息化建设是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的一次飞跃,体现了一所大学的现代化程度和办学实力。面对高等教育在数字平台和新媒体环境中的快速发展,后勤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在技术层面的创新,更要在服务理念、制度创新、运行机制和队伍建设等软硬件方面进行全面升级。要进一步加快后勤管理服务基础数据信息建设,推进后勤服务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高后勤管理服务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实现后勤服务过程中的办公无纸化、信息数字化、操作网络化、服务人性化,以高效的运行模式、透明的监督机制和完善的服务保障来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为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字:

关注我们,后续将提供更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