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8日,学校后勤集团组织校学生会及各学院生活部成员参加了一次活动,旨在增进食堂与学生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我作为科大的一员、食堂的消费者之一,很有幸地参加了这次活动。
一、“圆桌会议”
学校相关领导、清水河校区七个餐厅经理以及三十多位科大学子在芙蓉餐厅围桌而坐,面对面的进行交流。之所以称之为“圆桌会议”,是针对其“平等交流、意见开放”的特点,但这实质上只是一次轻松交流的茶话会。首先通过PPT展示,我们对学校食堂的内部结构及其职能进行了深入了解。原来食堂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由师傅们做好饭菜就直接供应给同学们,其实里面有很多严格的规定和复杂的工序:例如,每道菜在出售前都会有12或24小时不等的留样观察时间,为解决食物中毒等突发性事件提供了便利;再如,根据同学宗教信仰以及地域文化的不同,食堂对食品的供应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类。会议期间,有很长一段时间是由同学们自由发问,各食堂经理和学校相关领导进行解答。在轻松的气氛下,同学们畅所欲言,提出的很多细节上的问题得到了满意的解答,同时食堂方面也承诺改善一些现有的不足。作为学生,从来都是食堂的“天敌”,但是今天见识了诸如此类的周全的想法以及食堂方面很多我们作为消费者看不到的努力之后,我的观念改变了很多。食堂虽然作为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有别于教学机构——不可能那么无私奉献不沾人间烟火,也需要盈利;同时它跟商业街的性质有更大的区别——食堂以服务学生为己要,而商业街是纯粹的盈利——比较一下两者的规格、卫生指标、服务质量以及最重要的价格就很明了。
二、“厨房重地,闲人免进”
随后在一位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还参观了食堂的内部及其整个产品供应程序,也就是走进了那扇写着“厨房重地,闲人免进”的神秘之门!这个环节很有趣,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索欲望。之前有位同学跟我说,还是别看了,看了以后肯定更吃不下饭。这样的调侃也许道出了大多数同学的心声,如果没有亲眼见到,我想我也跟大家一样发挥超级想象力,描绘一幅食堂内部杂乱无章惨不忍睹的景象。其实不然,白面间、蔬菜间、荤菜间、泡菜间等等安排的井井有条,此外每间屋子还有紫外线灯时刻进行杀菌,食堂师傅们分工合作秩序井然。总体来说,除了地板有些潮湿,光线有些暗(规模较大的餐饮业工作地都这样)之外,食堂给我的印象不仅多了一份亲切,还添了一份理解。看着师傅们忙碌的身影,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爸妈也是这样的年纪,也是为了孩子每天辛苦地工作在孩子的面前却从不抱怨。我想,即使偶尔食堂的叔叔阿姨有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我们不应该去抱怨他们,理解万岁!
三、对食堂经理的印象
这次活动之前,我跟大多数同学一样,对神秘的食堂老板有一种唯利是图的商人的看法以及敬而远之的态度。其实啊,接触之后发现,银桦、紫荆、芙蓉、清真、学子、思源、家园餐厅的七位经理,每一位都很谦逊和善且有礼貌。在工作上,他们提到自己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真实的关心各位同学的想法,并积极提出改进措施,力求做到让多数人满意;在生活上,作为与我们父母同一代的人,自己也养育着年龄和我们相仿的子女,有着一颗作为父母对孩子深切关怀的心。“饭菜质量在我手中,服务师生在我心中”,不是他们为了作秀在全校师生面前放空话,它的意义在于让大家能注意到有人为此所做的努力,并且希望得到理解。
最后,此文是我参加这次活动之后的纪实,是作为一名科大学子和食堂消费者,结合自己的了解说说自己关于食堂的看法,分享一些心得。
话食堂
• 发表于:2010-12-07 来源: 点击: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