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传递

发表于:2013-07-02 来源: 点击:965

我出生在学校饮食服务世家。 1956年,外公从部队转业就到了刚刚建院的学校,从事饮食服务,直至退休。1979年,妈妈接班,至今仍然在学校从事着饮食工作。2009年,我大学毕业,同样也从事着饮食服务工作。从小,就看到外公家的墙上贴满了奖状,那是外公的荣耀;稍长,就跟着妈妈认识了许多大哥哥大姐姐,常常都能看到她们脸上亲切的笑容;今天,我认识了更多的大学生,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成了朋友。
    记得刚到中心工作时,妈妈就告诫我:“要对工作充满爱!”当时我还不太明白,后来,我慢慢感受到了爱,知道了怎样去爱......
    记得2012年1月9日中午那一幕场景:那天已到售卖收尾阶段,可是思源餐厅的一处售卖窗口显得格外热闹。我看到一名同学和售卖员叶丽合影交谈,出于好奇,我上前询问,原来是光电学院07级的学名叫叫陈博睿,他被空军招飞入伍两年半后第一次回到学校,想跟同学们再吃一次食堂,想看看叶阿姨还在不在。一上楼他一眼就认出了叶阿姨,阿姨也认出了他,还对他说:“你好久没来吃饭了哦!”就是这么一句问候,顿时让陈博睿同学的眼中泛起了泪花,两年半的别离,阿姨却依然认得一个曾经服务过的学生,让他感受到了回家的温暖,感受到了家人浓浓的爱!或许,我们的员工自己都不知道,原来小小的一句问候,却能够给我们的学子如此大的感触,能够让他们在远离家乡的求学路上感受到另一种精神的力量——那就是“爱”。
    与学校的教学工作相比,我们的饮食服务工作也许很不起眼;谈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我们做饭炒菜好像与之也不直接相干,但是我们的服务工作,却能够带给同学们另外一种感悟,这种感悟浸润入心,可以感染传递,甚至可能影响一生。
陈博睿同学给中心传来的信件中有这么一句话“为什么我爱在叶阿姨的窗口打菜,因为她是在用心和我们交流!”这是叶阿姨对同学的爱!银桦餐厅卖馒头的阿姨郭建英,始终用微笑服务,她说:“看着这些学生就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就从心里觉着美。”这是郭建英对同学们的爱!紫荆餐厅的王义贤,同学们亲切的称他为“小炒哥”。他说:“每当我看到师生们端着饭菜满意的离开,我就能体会到微笑服务的快乐,看到我的微笑,他们也就笑了,他们的学习工作也就不累了,我的工作也就轻松了。"这是“小炒哥”对同学们的爱!他们的爱是发自心中的真情、是善意的流露、是触动你我内心最深处的感动!
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当具备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能,还应当懂得用心、懂得去爱。今天我们的员工用心去服务学生,用心去传递爱,后勤服务育人的理念如春风细雨,潜移默化的走进同学们的心田,当他们踏入社会后,又何尝不会用心对待生活、用心对待工作,用爱回馈社会?
    世界上只有一样东西,在给予他人时,付出得越多反而拥有得更多。如果您问我:“那是什么?”我会说:“那就是爱!”
    像王义贤、叶丽、郭建英这样真诚服务,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员工,目前还不太多。中心正在号召全体员工向他们学习,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用真诚、善良、微笑构建爱心的桥梁。我坚信,不久,我们中会涌现几十个郭建英、几十个叶阿姨、几十个小炒哥,几百个用爱心来服务师生的员工。让我们用心去体会这一份关爱、用爱感染你我、让爱不断传递!
    妈妈曾对我说:“我象爱你一样爱着这些孩子!”
    我要对妈妈说:“我也会像爱弟弟妹妹一样爱着他们!”
                                 (清水河校区饮食服务中心  翟婷)
 

关键字:

关注我们,后续将提供更多服务